阎老西没有得到答案。
既然自己关着门想没有找到答案,阎老西决定去外面找找答案,看看城里的市民怎么想?商人怎么想?工人怎么想?
再去城外看看,看看地主怎么想?农民怎么想?
或许,自己也能找到自己的真实想法。
阎老西城里城外转了一大圈,看到了蓬勃发展的城市,也看到了阳光下的阴暗,看到了新农村合作社爆发出来的生机,也看到了新旧思想的剧烈冲突…
最后,阎老西还是没有找到答案,但是他知道了人民的选择,虽然并不是所有人都选择了红方,但是绝大多数人却坚定的站在红方那边。
阎老西似乎看到了未来,未来的潮头没有自己的位置,如果做个普通百姓,倒也不是不行。
……
红方在北方加速完成政治、经济和军事布局时,张霄刚刚回到沪上。
张霄之所以在金陵逗留这么长时间,是因为他想起一件事,记得后世有个说法,说伟人曾经说过这么一句话:解放后,虽然搬走了压在人民头上的三座大山,但旧社会还遗留了两个大问题,一个是近百万的蓝方和小鬼子间谍,另一个是几十万旧文人。
至于伟人是如何解决这两个问题的,张霄没有调查也不能瞎说,但既然小鬼子给华夏留下数量可怕的间谍,那么这事就不可能是临时起意,而是早有布置。
从现在小鬼子的情况看,此时正是小鬼子要抓紧布置战后事宜的时机,再晚可能就来不及了。
有了这个想法,张霄就没有急着回沪上,如果小鬼子真有这么一个潜伏计划,那金陵小鬼子外务省国际情报调查局和特高课肯定会参与此事。
至于沪上那边,很可能因为忌惮沪上站和夜游神,而被隔绝在这个计划之外。
张霄的猜测很快就得到了证实,如果要安排几万甚至几十万间谍长期潜伏,那么参与此事的人必定很多,哪怕参与者大部分可能都不知情,但只要张霄获得的情报够多,就能从许多细节中发现这种大规模的潜伏计划。
最容易发现端倪的是哪个方向?用直线思维,大概都会认为最容易发现的是大量人员的培训、派遣和身份培养。
可事实上,最容易找到突破口的是财务!
因为想要做任何事情,都离不开钱财流动,至于人员,如果不是在本地大规模培训调遣,是很难发现有什么异常的。
张霄亲自去查了一下外务省和特高课的账目,很快就发现了不少去向不明的支出,再针对性的调查这些钱财的去向。
刨除掉购买情报,支付潜伏情报组的费用,自己贪污的那些之后,终于找到了一个不久之前成立的新机关。
这个机关明面上,是一个小鬼子商社,名叫三景株式会社,以三景开发银行为核心,以三景贸易为骨架,