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干了!小川,主意是你想的,大伙都相信你,就按你说的办。”
顿了顿,张铁山补充道:“为了以防万一,先把东西买回来一批,做成你说的卤肉,边疆农场要是能接受,那就什么问题都没有了。”
本着上杆子不是买卖的想法,张家屯给常院长解决了这么大的一件事情。
他们也要帮帮忙。
随即,张铁山提出找肉联厂买几头低价猪。
“老汉,你要那玩意干什么?养猪要喂粮食,咱们连肚子都没有完全填饱过,哪有余粮养猪?”
赵大宝摇头晃脑,认为养猪确实能改变乡亲们的生活,但现在还不是时候。
只有粮食多起来,才能把养猪副业搞上去。
“谁说养猪了,能不能别打岔,我是说让咱们屯子的社员吃一顿杀猪宴。”
张铁山做人做事,主打一个稳妥。
赵大宝能想到的问题,张铁山想得更多,而且更长远。
现阶段,拿粮食养猪等于开天大的玩笑。
先不说养猪这种事情需要向公社报备,得到公社的允许,生产队才能搞起来,就算公社同意,两三头也成不了什么气候。
张铁山是打算利用这件事情做文章,买几头不需要任何手续的低价生猪。
拿到张家屯宰了吃肉,给全屯子的男女老少打牙祭用的。
眼瞅就要到交公粮的日子,每年这个时候,各队都会发生一系列复杂问题。
延误上交公粮,能拖就拖。
有的人甚至将粮食偷偷地藏起来。
宁可被拉出去斗,也要保住部分口粮。
“你老小子的鬼点子可真多,拿公家钱给你自己争脸,算盘珠子都快打的我脸上了。”
赵大宝揶揄道:“拿人手短,吃人嘴软,大队的乡亲吃了一顿杀猪菜,肯定要念你的好,到时候交公粮,人人都得打起精神,你是想让咱们大队,成为今年第一批交公粮的生产队,让冯主任高看一眼,是这个意思不?”
“就你能耐,你这么会说,上次去找冯主任做工作,同意咱们搞豆腐加工,你咋不去呢。”
见老友开始给自己拆台,张铁山不客气地掀赵大宝的老底。
“爹,赵大叔,你们俩的岁数加在一起都超过一百岁了,怎么每次见面说不到两句话就开始互相拆台,老二,你也说几句。”
张二丫哭笑不得地打圆场。
王川说道:“张大叔,赵大叔,要是没什么问题,明天我就去常院长,让他侄子尽快给咱们送一批猪下水,价钱方面,三毛钱一斤行不行?”
“三毛?是不是太高了?”
张二丫肉疼说道:“两毛钱一斤,我看就挺不错了。”
“嫂子,账不能这么算,你别忘了咱们大队欠着卫生院不少的医疗费和药费。”
王川打算以每斤三毛的价格,大量从常建军手里收购猪下水。
先帮这小子把结婚彩礼和购买三转一响的钱凑齐。
对方满不满意,王川可以不在乎。
常院长这边,王川不能不给面子。
身为卫生院的负责人,管着治病,卖药这方面的事情。
这些年来,张家屯欠了卫生院差不多两百多的医疗费。
将常院长搞定,除了可以继续拖欠医药费。
以后张家屯的乡亲们有个头疼脑热,也不用继续在家里硬挺。
可以大大方方去卫生院治疗。
真要是什么大病,卫生院也会帮忙减少治疗费。
厂矿职工有自己的职工医院。
患上什么病都不需要担心,看病的花销厂里负责承担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