过鼓藏节啦
祭祖神灵是鼓藏节最核心的仪式。也是鼓藏节的第一环。
一早,乌城的百姓聚集在鼓楼下,大祭司柳青青站在鼓楼上,极其庄严的宣布:“祭祖开始。”
随后,鼓师阿阳爬上鼓楼,站在铜鼓前,向乌城的百姓深深的鞠了一躬。一转身,奋力将鼓锤敲向铜鼓,“咚!”的一声穿透了在场每一个人的肌肤,震的人心尖一颤。
“咚!咚!咚…咚!”鼓师开始有节奏的敲击,百姓们循着鼓声,“探路步”、“上河滩”、“望家乡”……芦笙场上,乌城百姓的舞步沉缓而又凄楚。少年们吹着芦笙,笙声呜呜咽咽如泣如诉。
百里遥站在柳青青的身旁,看着芦笙场上跳着舞的乌城百姓。明明人们应该因为快乐而舞蹈,而现在,百里遥只看到了凝重和悲怆。
百里遥想问大祭司,但是看到她严肃的表情,她忍住了,没有问。
祭祖结束,鼓师从鼓楼上下来,不一会儿,一个穿着盛装的少女奔向了他,是仰阿莎。
百姓们跑回了家,再回来,都已经换上了盛装。男子穿着靛青色长袍,手持芦笙;女子个个头戴银饰,身着华服,真可谓是‘无银无花不姑娘’。众人聚集在芦笙场上,数千芦笙齐响,姑娘们顺着笙声跳起了欢快的舞蹈。银饰碰撞的清脆声,仿佛在为芦笙附和,谱成一曲欢乐的乐章。池鹤春和阿絮也混入其中,与队伍融为一体。
少年注意到了站在祭祀旁边的少女,向她伸出手,表示邀请。少女早已迫不及待,在神界,哪里会有这样的场面!
少女对大祭司飞快的说了一句:“我去跳舞啦!”跑下台,拉着少年的手,混入人群,跳起了舞。
少女显得异常兴奋,“你怎么会跳芦笙舞!”
少年耐心的纠正少女的舞步,“师尊教的,师尊以前在乌城待过。”
芦笙舞并不难,少女没一会儿便学会了,连叫“好玩!好玩儿!”
不远处的林子里,圆滚滚的菌人趴在树梢上,看着这一场人族的盛宴。
众人手拉着手,围成了一个个圆圈,女子的银饰在阳光的照耀下显得异彩纷呈,衬得女孩们个个肤若凝脂,明眸皓齿。
乐声节奏越来越快,大家松开了手,排成长龙,继续跳着欢快的舞。
姑娘们的笑容盛开在这芦笙场上,仿佛一朵朵艳丽的花。
大家手拉着手,大圈围着小圈,笙声停,银饰的碰撞声宛如掉入池中的水滴,一场美梦惊醒,众人散去。
踩鼓结束,接下来的活动可就多了,人们凭着喜好去参加自己喜欢的活动。
在鼓藏节期间,未婚的年轻男女之间会进行一项特殊的活动——讨花带。青年男女穿着漂亮的衣服,向心仪的对象献上花带,以表达爱意。
白鹤凭借着英俊的面容,早早便收到了花带,他不明白这代表了什么,欣然接受,送他花带的女孩儿则羞红了脸。
池鹤春一直和百里遥待在一起,旁人便识趣的,没有给他们两个花带。
不远处的小溪那儿,看起来很是热闹,走近一看,原来在进行山歌对唱。
一个阿叔,拉长了嗓子对对面的阿婶唱道:“山对山来岩对岩,小河隔着过不来,搁台石头眉沟上,花轿擡起走过来。”
旁边的人起哄道:“咦——哦~”
阿婶毫不示弱,回唱道:“山对山来岩对岩,你风采花深山来,你风采为,采花诗!”对比刚才阿叔几乎是吼着唱的声音,阿婶的嗓音明显柔和开阔了许多。
一个年轻小伙儿站出来,自告奋勇道:“我来!。”想了一会儿,唱道:“米酒甜,米酒香,敬酒飞歌飘山梁,啊……漫漫古道千里长,悠悠苗乡古道旁,巍巍雷公山清水江的水呀,伊尔伊尔呦。”
“雷公山的飞歌,天上飘来,远古的浪漫传说到现在,月亮山的大歌,飘向云外,落在那心里是幸福花开。”女孩儿甜美的嗓音听得大家都陶醉了,大伙儿不约而同的鼓掌,让小姑娘有些不好意思了。
鼓师阿阳也来了,他清了清嗓子,忘情的唱着:“达呀,亮光光的太阳,鼓乐震山岗。达呀,回望,金灿灿的故乡,芦笙声悠扬。哒哎,祖先的梦想飘在河面上,清江清,流水长,歌一唱喜洋洋生活充满了阳光。”阿阳看向人群中的仰阿莎,少女立马接上。
“风一吹日子飘满了酒香,闻一闻满山梁天空洒下的希望,闻一闻满世界的百花香。”
“喔哦~”众人起哄,又吃了一次他们两个的狗粮。
白鹤起了兴致,什么都不说,直接走到人群中间开始唱:“生的生活总如众星捧月般热闹,死的时候……”
听到白鹤唱的内容,百里遥偷偷捂着嘴笑。
池鹤春赶忙让白鹤住嘴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