上清童子登门寻相(三)
上清童子环视一周,这里百姓人数有数百之多。一时间无法辨别丞相到底是哪一位,又不敢直接叫他,只能待在原地干着急。
忽然,身后一个声音传来,“是在找我吗?”雄厚有力。
道士转身,是一个大腹便便的中年男人,他悄悄附耳问道:“可是李氏?”
男人脸上泛着笑意,点头答道:“是。”
道士心中一喜,再次附耳问道:“可是象枢?”
男人很快答道:“正是老朽。”
道士此刻内心的激动无法言说,颤声道:“终于找到你了。”
男人态度平静,道:“寻我何事?”
道士看向四周,道:“且随我来。”
男人反客为主,道:“我带你去个地方罢。”
刚出棚子,一辆马车停在门口,旁边站着一位侍者,衣冠楚楚,双手置于腹前,似是早有等待。见男人出来,忙拉开帷裳,扶男人上了车。道士紧跟其后。
啪!随着一声清脆的鞭响,马车动了。马夫技术极好,一路平稳。两人始终保持沉默,无人张口打破。在此之前,上清童子对李象枢的了解,仅限于民间市井百姓们的交谈。
在百姓眼里,李象枢谋杀旧主,扶持新主上位后,见新主年幼,大权独揽,其行恶劣,堪比北之蔡京,南之秦桧。
此时李丞相就坐在他身旁,他却觉得,李氏性情温润,待人亲和,毫无奸佞之相。
两人无言,车外无雪,厢里极静。车厢破风音,马蹄踏雪声,在道士耳旁不间断的响起,无比清晰。
他想打破这沉寂,满腹话语,不知该从何说起。
吁——随着一声剧烈的振动,马车停住。马夫掀开帷裳,探头进来,恭声道:“主公,到了。”
两人下了车。映入眼帘的,是一望无际的雪乡。碎琼乱玉,满地银霜。白月映寒酥,玉尘照星汉。
见如此美景,李象枢心中火热,忍不住吟道:“万山载雪,明月薄之。”
“……”童子见到夫诸名人的激动还未散去,诗一字未入耳。
见他不作声,李象枢无奈摇头,领着他,顺着皑皑木道走向湖心的一翼小亭。
脚踏在雪上,似踩着煎炸的酥脆的棉花,每走一步,都被吸住了脚,似乎有某种神秘的力量试图将他挽留,不让他踏入那尘世的俗亭。可他是铜钱啊,是世间俗物之首,钱不入世,何以入世?
停了,风与雪失了重逢的激情,渐渐淡了下来。
似是知道他们会来,亭中早早摆好一张小桌,桌上的风炉烧的红热,阵阵茶香入鼻,漾人心神。
李象枢伸手邀他道:“坐。”
道士也不客气,径直坐下。当真是细心,石凳上铺了软垫,一点也不寒腚。
李象枢斟好茶,递给他,终于问道:“上清童子辛苦寻我,所为何事。”
“既然你知道我是谁,那我便直说了。”道士茶也不喝,站起来,背对男人,负手朗声道:“太上,下知有之;其次,亲而誉之;其次,畏之;其次,侮之。”声音响亮,激的对面湖边梅枝一颤,抖下雪来,落在透亮的湖镜上,像董小宛粗心打翻的盐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