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034章 第34章
已过戌时。
空气里还残留着酒肉香, 节日盛大的气氛早已被仓促的裹进大敌当前的肃杀里。
城内一直还是很乱。
不断有流民从还未彻底关上的城门往城内涌入。
某个今晚负责城门值守的队主对着迟迟关不上的城门跳脚喝骂——
原来是城门久不修缮,关键时刻竟出了故障,不知什么地方被卡住了, 迟迟关不上。
眼看着据说紧追在后的蛮兵不知什么时候就会冲杀过来,城门却还留着个足有两人宽的大缝,这和束手就擒等着蛮兵进城有什么区别?!
城门口的士兵火急火燎的排查故障,沈岭也正带着兰执他们, 快速往北门赶去。
他和兰执走在前面, 扫视四周,查看途中是否有可疑之处,卢虎卢豹紧随其后,随时准备接应。
“你们说……城外到底是什么情况, 到底有没有个人能说得准哪……”
卢豹心里慌得很, 一边说着,紧了紧衣领,朝手心里呵一口气,搓搓手,既是让自己热乎热乎,也是为了分散注意力,“蛮子打过来这么大的事儿, 等送信到京城, 再等京城派出援兵,我们这儿能不能顶得住啊……”
“最好是根本没有什么蛮子军队, 都是跑出来的那些人自己吓自己,”
兰执尽量往好处想, “而且蛮子和盛大头那种土匪一样,都是抢一通就跑, 这些年我们也没少和蛮子打交道,多少都有些经验。
要真是蛮人打过来了,从梁镇到我们武承镇,也不过两三个时辰的路程,一眨眼的功夫就能到。
更何况战事起就会有狼烟,那东西传的速度可比两条腿的人和四条腿的马都快,
但是现在除了这些哭爹喊娘跑来的人以外,有谁真的看到狼烟了?”
这话倒是不假,烽火台始终安安静静,一点儿动静也没有。
但有些事,宁可信其有。
沈岭听着他们说话,同时把今天一整日他觉得奇怪的地方都回想了一遍。
在回想到皮邱方才消失的方向时,他的眉头倏地皱起来——
那个方向,是子城。
是城中粮草、兵器的集中存放之地!
“走!快跟我去子城!”
……
在沈岭带人奔向子城时,虞欢刚刚带着丁伦和云青、云竹回到家中。
沈老爹他们与她前后脚回来,见沈岭没有一起回来,谁也没追问,只护着虞欢先进院子,随后立刻将大门关了个严严实实。
看行动间的熟练程度,似乎已经经历过很多次这样的事了。
沈大娘拉着她边走边说,“是阿岭送你回来又走的吧?你不用担心,往年也常有这样的时候,蛮子待不长,很快就会被打退,我们在家中躲上一段时间就没事了。”
似是怕她担心,沈大娘补充说,“你也别担心阿岭,他厉害着呢,小时候就敢跟在儿郎们身后,一起到城楼上去守城,他知道怎么应对。”
虞欢一一应下。
对于沈岭会如何应对眼前的危机,她很有信心;
然而对于这场突如其来的袭城,她心中则存了些疑惑。
大燕立国之后,为防备北边的兹虏,专门在边境一带设立军镇,同时将无法返回原籍的流民安置在此,让他们休养生息,当时还在平城的权贵也分出部分军户在边镇扎根。
梁镇与武承镇一样同为边镇,再往北去就是兹虏。
边镇设立在此,就是为着防御北边的兹虏蛮人,镇上军户多多少少都与蛮人打过交道,并不会因为几股前来打劫的兹虏人就吓破了胆。
能造成今晚这种局面的,很有可能是兹虏那边出动了军队。
军队过境,便意味着开战。
两国交战,总有先兆,哪怕是兹虏率军袭城,那么大的阵仗,总该露出端倪才对,为什么梁镇直到城破才有反应?
回想前世这时候发生过的事,也只有边镇内乱,没有敌国进犯。
更何况如今的大燕内患无穷,若是再遇外患,稍有不慎,顷刻之间就会分崩离析,到时国将不国,遑论营救皇帝,重建盛世!
这是重生以后的第一次,她发现事情脱离了她的掌控。
“阿琅?”沈大娘发现她骤然变得难看的脸色,只当她是因为没经历过边镇的动乱,吓着了,另起了个话题,“我原是打算着趁着这几天太阳足,挑些豆子拿来磨粉,你要是没什么事情的话,可要来和我一起挑豆子?”
做些事情理理思路也好,现在最要紧的,是要想办法把这场可能的战乱止在边镇。
虞欢这样想着,点点头,“好啊。”
堂屋里点起几盏灯,虞欢和沈大娘对坐在桌边,一颗一颗的仔细挑豆子。
在她们挑豆子静心的时候,沈岭几人也来到子城南门处。
子城本作仓储之用,加之南门紧邻府衙,平日里甚少有人来往,本就守卫松散,这会儿更甚,仅有的两名守卫也是上了年纪被临时拉过来看门的,与别处的忙乱不同,这里明显要寂静许多。
看到沈岭他们过来,两名老兵强睁开睡眼惺忪的眼皮儿,伸手一拦,“子城重地,闲杂人等不得入内!”
沈岭随手掏出一样东西,“我等奉命前去清点粮草,这是令牌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