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036章 第36章
一出去, 外面的对抗声就变得更加明显。
整条街大门前的灯笼都熄了,不难猜测,大门后面都是搬了无数重物挡着。
这里的静, 与不远处的火光喊杀形成鲜明的对比,虞欢三人谨慎的将身形隐藏在阴影里,摸索前行。
“殿下,我们可要去县衙找武承县令?”云竹低声询问。
虞欢摇头, “不去县衙, 城中乱的不对劲,最坏的可能就是县令与兹虏达成合作,县城投降。”
她在心中默了下从这里去承华宫的路线,“随我去承华宫。”
承华宫大门自是被看守的水泄不通, 正常拜访未必进得去, 但她知道一处地方,可以神不知鬼不觉潜入。
与城内的混乱相比,承华宫仍是一切从容。
马都尉走进书房,向虞晃秉明城中的最新动向。
听到城中无人坐镇,但不少军户自发与蛮人展开巷战后,虞晃微一挑眉。
“殿下,金元道竟然敢在你眼皮子底下通敌叛国, 如今又置你于险境, 我们带来的人马不多,是不是让属下立刻去绥远城搬来援军?”
虞晃点点头, “援兵出发以后,不忙进城, 先驻扎在南门十里处。”
马都尉领命离去。
虞晃则重新看向桌上的边镇地图,上面的梁镇已经被打了个叉, 他拿起茶杯搁在地图上的武承镇旁,视线向后依次去看绥远城、平城等位置。
京师不稳,边镇竟也在这时候生乱,若他没有来边镇,恐怕等得知消息的时候,兹虏人都已经打进京里来了。
他这些天大致了解过边镇兵力,如果几座边城抵挡不住,最好的选择就是退守平城。
一来,平城曾是都城,城墙高耸坚固,粮草充足;
二来,平城与周围城池的道路连接紧密,方便调兵行军。
不过……乱世造英雄,说不定今晚城中就能出现一位统领大局之人,为他所用。
由此可见,这一趟出京出得值。
虞晃的目光慢慢转到洛阳,顿觉头疼,擡手捏着眉心。
京中那些高官虽说暂时不敢反抗,但背地里的小动作不断,尤其是度支部,从他下令与长安开战收复国土以来,一个月里上书哭了八次,次次都说国库紧张,无法负担战事开支。
这时门外忽然传来侍卫的声音,“殿下,侍卫们在后院抓到三名刺客。”
虞晃闭了闭眼,心中异常烦躁。
从他出京到现在,路上的刺客就没停过,但这些刺客未免太过兢兢业业,都这种时候了,竟还想着行刺。
他没什么兴趣去了解这些刺客都是谁派来的,只说,“按规矩处置。”
门外的侍从略有迟疑,“殿下,那个刺客说,有要紧事,必须要见到你。”
承华宫是为驾幸而建的行宫,一砖一瓦用料讲究,屋宇也非常坚固,但……
虞晃看着眼前颇有些灰头土脸的女子,眉头皱了皱,很难把前不久那个眉目昳丽又暗藏狡黠的“王娘子”,和眼前这个据说是从后墙狗洞里发现的人对上号。
随即,他脑海里重新响起侍卫当时的回禀——“人是从狗洞进来的,属下失职,竟一直不曾注意到那丛矮树后面还有个狗洞,让刺客钻了空子……”
承华宫有狗洞。。
她钻狗洞。。
虞晃反复深吸过好几口气。
此女子……绝不可能是琅琊公主。
琅琊公主绝无可能钻狗洞……
和虞晃的复杂心绪相比,虞欢无比坦然。
非常时期,非常行事,不拘小节,可谋大事。
“景公子,妾身的确有事相商。”
虞晃径直指向门口脸盆架上的水盆,“王娘子先擦擦脸吧。”
虞欢道过谢,简单整理一番,随即长话短说了沈岭正在想尽办法坚守城门的事。
一边说着,她回想起当时沈岭呢喃的一句话——“现在敌军袭城,我们也不知道能挺到什么时候,京里那些大官们再如何争斗,总不会真的不管我们死活吧……”
她看着虞晃,这个人恶贯满盈,但也是真的实打实在军中历练过,前世他为平息各地动乱,亲自领兵上阵,也算守护半壁江山的安宁。
“景公子,妾身一介商女,不懂领兵打仗,但跟随父亲行商多年,勉强练了些识人的本领,我虽不知景公子是何许人也,但看公子周身气度,还有带领的这些郎君,公子定是不凡之人。我想,如今能相助沈郎的,唯有景公子一人。”
虞欢回忆着民间女子行礼的动作,严谨的向虞晃行过一礼,“妾身愿以重金相许,恳请景公子,助沈郎守城。”
“重金?”
“请人做事,自然应当花钱,只要公子答应,从此刻起,战事的一应需求,我都尽力满足。”
“王娘子,打仗不同于行商,不是你出了本钱就能盈利,有时候很可能血本无归,甚至连命都没了。”
“景公子若是没有这个打算,为何至今仍安坐承华宫,而不是脱身离开?”
虞晃有些意外,如果说之前他对这位王娘子感兴趣,是试探她是不是出逃在外的琅琊公主,那么如今更多的兴趣,则是她的胆识。
像她这样有胆识又豁得出去的女子,选中的夫君想来也有过人之处。
回想当初第一次与那沈岭打交道,就发觉此人心性沉着,或许,他希望出现的“于危难之中挺身而出统领大局能为他所用的人”,已经出现了。
“成交。”
……
城中局面发生了微妙的变化,城墙之上,沈岭正按着一个人。
那人之前听到动静不对,本是仗着有人保护,准备趁机破门逃跑,不过他的护卫不敌沈岭他们,很快就被打得毫无还手之力。
沈岭把那人逮了个正着,顺便一脚踹在他的膝窝,他被迫单膝着地,“哎哟”惨叫一声。
接着,沈岭闪电般的钳制住了他的肩膀,错手一扭,反手一拽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