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097章 都97章
转眼间, 虞欢他们在长安也有五六日了。
长安权贵夫人们的请帖,虞欢一个也没有接,自然也并不曾去哪家府邸拜访, 于是在长安权贵夫人们口中,她也因此被解读为——“从洛阳投奔来的那个有些脾气且不太好对付的将军夫人。”
与她所面临的情形一样,沈岭也被长安众臣来了个“下马威”。
沈岭对此同样不以为然,用他的话说就是:
老子不习惯弯弯绕绕, 大家能处就处, 不能处就都靠边,各处各的,
他算不上什么软柿子,谈不拢的话, 他也略懂一些拳脚, 不介意出来比划比划。
很快,就到了端午宫宴。
能够出席宫宴的都是朝中数一数二的人,这里面也包括自护送皇帝至长安后就一直深居简出的浔阳王,虞景。
这期间,虞欢也曾试图去找过虞景,不过因为她如今多了一层身份掩护,也不太清楚虞景府中的人员分布, 不能贸然透露, 自然也没能见成他。
借着宫宴,倒也算是个机会。
还有……
她深呼吸了几个来回, 压抑住心中激动的情绪。
这次进宫,她就能看到父皇了!
……
往宫中去的车马很多, 光是长兴坊内,就偶遇了好几辆。
在这一坊内住着的, 除了沈岭是武将,其他都是文臣,车马也是满满的文人风范,他们的车马行过,原地还留有余香,久久不散。
“……看这阵仗,今天进宫一趟,怕是能把朝中众臣认个齐全了。”沈岭撩起车帘向外看一眼,说。
宫宴的新消息是昨晚上重新传出来的,说是为了庆贺长安再添猛将,同时也为了给沈岭接风,原定只有小范围朝臣参加的端午宫宴,范围扩大到了全体在京官员,同时也是给了这些平日里见不到皇帝一面的官员一个面圣的机会。
虽说不是所有人都能进入升平殿,但在外面远远的望一眼龙颜,对他们来说也是一大幸事,因此凡是接到帖子的官员,都不愿意错过这样的盛会,甚至有不少住的离皇城太远的,晚上也不睡了,直接换好官袍,披着星星出门。
虞欢看着马车驶出长兴坊,转至街上,汇入其他同去赴宴的车流中,跟着叹道,“今日之后,想来也要忙起来了。”
“忙点儿好啊,”沈岭往后一靠,长舒了一口气,“像现在这样每天就是闲待着,我都快闲出毛病了,上次我想着那就去校场活动活动筋骨吧,他们却拦着,给我支到了后军那边,替他们数了一天的粮草——”
说是因为他们将军去处理什么更棘手的事,但这边也不能没个官大的坐镇,硬是把沈岭给架在那里,另派了几个都尉点头哈腰的陪着。
虽说伸手不打笑脸人,但回想起来还是憋屈,究其缘由,还是因为他如今空有个宣威将军的头衔,却没有实职,连带着他带来的那一万左右的兵也跟着在营里闲到抠脚。
虞欢听他这么说,忽地又想起一事,问,“你去营中的时候,可看得出来长安兵马的面貌如何?”
“看着倒是勤勉,和虞晃带出来的人差不多,”沈岭回想着自己当时看到的种种情形,“毕竟是大名鼎鼎的镇国侯带出的兵么,总不至于丢人。”
说话间,马车已行至皇城前,外面人声马嘶汇成一片,都是在等着皇城禁军验明身份,依次进宫。
虞欢掀起车帘,看面前巍峨的皇城。
未央宫是前朝皇宫,肃穆庄严,哪怕空置的时日久了,此时站在这里,也依然会心生感叹。
忽然,她注意到左侧投来两道存在感十足的目光,顺势转头去看,目之所及全是车马,但她很快就看到一辆制式明显高于其它的马车,距离虽有些远,但一侧车帘犹自抖动,想来是车里的人刚刚放下车帘。
直觉告诉她,刚才那两道目光,就是出自那辆马车。
视线再顺势稍转,看到车夫穿的宦官衣服,心中了然。
是虞景。
虞景果然如传闻里形容的那般式微。
毕竟如今排队候在宫外的,多是品阶低的小官,像舒家、贺兰家之流,进宫自有方便之门,温长亦更不用说,也就只有虞景,还得跟着他们一起挤在外面,等着禁军勘验。
又过了一段时间,才轮到虞欢他们进宫。
这会儿还不到开宴的时候,众臣在引到升平殿一带之后,便自行找相熟的人随意聊上几句,周围三五个人成群,寒暄声时不时从四面八方传来,虞欢他们这边虽然没有人过来闲聊,但因为兰执几个都在,倒也显得热闹。
“今日进宫的还有不少官宦人家的小娘子,想来都是为了今年选秀做准备的,”兰执消息来源广,对一些人也能对上号,一边不动声色的指给他们看,一边接着说,“现在宫里的妃嫔都是几个大世家出的,其中最受宠的是卓淑妃。”
长安宫中没有立后,最上面一级的便是四妃——舒贤妃、贺楼德妃、楚良妃、卓淑妃。
又听兰执压低了声音接着道,“据说卓淑妃已有身孕,看今天这么大的场面,我估计是要在宴上宣布喜讯吧。”
如果消息属实,这倒的确合理。
虞欢心中也说不上来是什么感觉,不过长安宫中的确也需要子嗣,宫中没有皇后,那么无论哪个妃子所出的皇子,都有可能是储君,这也就意味着,朝中这些臣子,每个都可能是日后辅佐幼主的权臣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