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 159 章
纪勋琨消失的消息是第二天传到的,没一会,这消息如同是冬日的雪花,一片片落在百姓中,范围格外广阔,百姓们都知道了他们的少年将军消失了一阵,这引起恐慌,那是将军,最年轻有为的将军,有他在的地方没有失败,百姓们不用受战火的的迫害,也不用怕流落他乡,成为难民。
在百姓心中,这就是神,可是如今这个神居然倒塌了,没有人愿意相信,一时间民怨四起,他们认为是皇帝的问题,要不是皇帝拖延,边疆不会丢了城池,将军也不会去晚,也不会因为情形不对,而导致了人都消失了。
在百姓心中,不是将军的错,而是皇帝的错。
也有不少人不认为将军会有输的时候,将军不是消失,也不可能被敌人掳走,更不可能是逃兵,可他们相信将军,将军定是想了法子去解决如今这场面。
况且少如今战场的状况,让将军怎么打?本来将军手上不仅仅就这么点人手,可皇帝将他的将士都派给了别的将军,将军如今也抽不出人手,那边也被敌人给压得根本动弹不了,百姓也叫苦不叠,还有隐隐传闻是因为少年将军的人根本不服管,不听从将军的指挥。
这样的借口别的地方不信,少年将军的人虽然一比不了七,可大多都是训练良好的将士,在战场上是好手,而且服从性很好,既然得到了少年将军的指令,那不可能不听凌将军的指令。
别地百姓都笑那边的百姓被压迫的太厉害,居然信了这样的胡诌,可是也能理解,边境大军压迫,活着都是奢侈的事情,只能将这些责任推给他人。
虽然百姓坚信这点,可还是不少人人心惶惶,怕死的情绪一点点传达,他们不想死,也不想流落他乡。
“外祖母,你和纪夫人一起去哪个地方住段时间吧。”
“你不用担心我。”老夫人拄着拐杖冷笑着说道,“六郎在外保家卫国,如今生死不明,这群人就巴不得将六郎的死亡的消息传出去,朝廷,只怕过不了多久,要派人过去了。”
朝廷不喜欢他们镇北侯府,如今这个局面是该高兴还是不高兴?
老夫人想过孙子战败的事情,可当事实摆在眼前,多么难以接受,如同大郎和三郎一般,那两个孩子也是用兵如神的角色,可是还是战死在战场之上。
她曾看过两个孙子最后一场战局的沙盘,也听了旁人的转述,那两个孙子的战局很像,都是十万对十万,按照孙子的布局,根本不会输,偏偏输了,对于那些匈奴来说,这就是一个奇迹,可是对他们朝廷来说,是天大的耻辱。
老夫人至今都不觉得这样的情形,孙子会输,事实摆在眼前,没有证据,老夫人能说什么!
那两场战争之后,不好的声音如同春笋一般不断地冒出来,很多很多,根本没办法清理,后来是由着纪勋琨的战绩,才将那些声音给压住了。
要是......谣言再传,那么之前的事情又会再冒出来,大郎和三郎的事情又要被重新提起来,毫不疑问,时间久了这些传言肯定要偏,指不定会传出什么来,尤其是...这是第三次的事发。
为国捐躯成了无用之人,天下人怨之、骂之,他们的亡魂还能够安稳吗?
六郎只是下落不明,还未败,所以她不认为这一场输了。
“外祖母,勋琨哥曾嘱咐我,护住你和夫人,我一定是要护着你的,剩下的,我来。”
外祖母最疼爱的孙子出事,她靠着一股劲,可这股劲能撑多久?外祖母年纪大了,指不定什么时候会倒下去。
“你这孩子跟老头子很像。”老夫人拉着尚霜的手,“孩子,你是年少芳华的姑娘家,你不该困在这些里面,你不要怕,祖母熬得住。”
她骤然哽住,“你的表哥没了,祖母必须熬得住,这个镇北侯,如今算是空壳了。”
镇北侯府其他的庶孙,没有一个能打的,在她心中都是没有用的废物,唯一醇厚性子的年纪还小,等这个孩子长大,镇北侯早就成了他人的。
罢了罢了,镇北侯府到底是要落败了。
说起来,老夫人心中有怨,怨恨孙子一个子嗣都没有留下来,本来六郎都快成了,临脚一门又拒绝了,她怨尚霜,因为这个临脚一门就是尚霜阻止的,六郎心中有人了,那人呢是霜姐儿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