亲,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
草台班子(1/2)

草台班子

和谈结束后,山中迎来了难得的太平。

暮春入夏,在这片肥沃的土地上,春笋长成参天修竹。浮乱的人心沉入水下,遭受重创的伤口慢慢愈合。一切似乎又回到从前,斗争永恒存在,总有人会离开。留下来的人不去思考虚无的意义,只是继续活着。

五爷走后很长一段时间,姜雨也没看见他。他照旧让人送来补品和新鲜玩意,只是自己不露面。也许是因为那天的话伤透了他的心。

青兰敏锐察觉到,姜雨和阿狗的情绪都有些异样,那天她不在,不知道发生过什么。潜意识里感觉到吵架了,她想委婉劝几句,但看见阿狗悄悄冲她摇头。她心领神会,把话咽回肚子里。很多事不是她能过问的。

姜雨的话也变少了。以前青兰在厨房做饭,她偶尔闻到香味,馋了,就溜进来。或是偷吃两块炸豆腐,或是顺走一根黄瓜。青兰炖汤,她会评价咸淡。如今像是换了一个人,对吃食完全失去兴趣。

姜雨习惯性躺在藤椅上晒太阳,晚上晒月亮。很多时候青兰注意到她眼睛睁着,没有睡觉,像是在思考什么,又似乎是纯粹发呆。

姜雨到底在想什么?

她不知道,阿狗也不知道。

一连过了半个月,姜雨那漫长的思考终于有点启发。姜雨把阿狗叫过来,问了一个问题,莫名其妙的问题。

“附近村里有多少个小孩?”她问。

“几十上个百个吧。”阿狗摸不着头脑。

“有多少个私塾?”

“应该没有,”阿狗道:“我天天路过溪边,看见一帮孩子玩泥巴。”

“为什么没有呢?”

“穷吧。”

姜雨若有所思。

阿狗道:“三姑奶奶怎么问起这个?”

姜雨道:“你说,我们盖个私塾,需要多少钱?”

阿狗认真思考了一会儿,道:“那应该挺贵的。先得搭个房子,准备桌椅板凳,还有买书买纸笔。那些孩子都出不起学费,都得咱们贴补。而且十里八乡都找不到几个认字的,得去外面请教书先生。谁又愿意跑到这儿来教书?”

这些问题姜雨都想过。万事开头难。

“去看看谁家宽敞一些,先租用,不着急盖房子。纸笔钱我们出。”姜雨斟酌着,“至于教书先生……”

“老杨头倒是认字,只是年纪太大,又眼花耳背。”

“你去村里问问。”

姜雨本身认得几个字,这么多年没巩固,忘得差不多了。她没那个能耐去教书误人子弟。五爷倒是读书识字的人才,可惜事情太多,不能都指着他。二人正商量。青兰进来说饭做好了。姜雨看了她两眼。青兰以为自己脸上有灰。

“我记得,”姜雨想起来,“你会写字。”

“是啊。”

“你去当教书先生。”

“什么?”青兰愣了半天。

“就这么定了,”姜雨转向阿狗,“这事你来办,我给你半个月,把私塾办起来。有什么问题随时来找我。”

“啊?”阿狗也是一脸懵。

“我相信你们,你们能行的。好好干。”

姜雨交付重担,自己拄着拐杖出去吃饭,留下二人面面相觑。青兰做梦也没想到,自己这样的人竟然能去教书。阿狗也没想到他一个大字不识的土匪混混,居然要去办私塾。姜雨异想天开的点子,让人始料未及,莫名其妙。为什么土匪要贴补钱班私塾呢?

三姑奶奶说一不二。

她这么说,阿狗只得去办。

忙了半个月,勉强搞了个草台班子。这事传到五爷耳中。五爷先是有些吃惊,而后便意识到,那天的对话姜雨听进去了。姜雨曾问他,青县的出路在哪,五爷当时的回答是不知道。如果土匪窝里最博学的人都无法想出解决办法,那么就应该培养更有头脑的孩子。

未来在他们手里。

姜雨的确有在为青县做打算。

于是五爷思虑再三,还是去见了姜雨。再次碰面,一切如常,像是什么都没发生过,两人还是从前那样把酒言欢的朋友。彼此心照不宣,没有提上次的事。五爷道:“你这么做,令我很意外。”

姜雨道:“我没想太多,只是觉得多几个像你一样的人,也许会有改变。”

五爷啼笑皆非:“像我,读了这么些书,最后来当土匪吗。”

姜雨道:“也许他们比我们都有出息,日后成才,能当上大官,做些好事。”

五爷道:“我怕你日后会失望。”

“你觉得私塾办不成?”

“不是办不成,”五爷道:“是办成了,也未必有好结果。”

“为什么?”

本章未完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。

@博爱书屋 . www.benbao.net
本站所有的文章、图片、评论等,均由网友发表或上传并维护或收集自网络,属个人行为,与博爱书屋立场无关。
如果侵犯了您的权利,请与我们联系,我们将在24小时之内进行处理。任何非本站因素导致的法律后果,本站均不负任何责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