盛安帝被他这话一噎,本来要说出口的话又说不出口了。
沉默片刻后,他从枕头底下取出两份诏书递给萧烬道:“诏书在这,你现在就可以拿走。但是萧烬,有一件事你必须按照朕的吩咐去做,这件事关乎大盛未来的江山社稷,你无论如何都要照做。”
萧烬并不觉得盛安帝到了如今的境地还能考虑到大盛未来的安危,丝毫不以为意道:“你可以说,但做与不做,我自有论断。”
盛安帝道:“作为帝王,最忌讳的就是底下臣子功高震主。如今文官之中,谢氏独领风骚,林家一倒,谢氏便占据了朝堂上的半壁江山,在天下读书人心里,谢家威望极高,他们若是振臂一呼,天下学子必然响应。武将之中,宋伯庸兵权最重,何况他尚且年富力强,一旦他有不臣之心,拥兵自重,必定会动摇大盛江山社稷。”
“你继位以后,别人可以暂且不管,但谢家和宋家务必要除之以绝后患。朕知道你与谢瑄关系不错,但如今你即将成为新帝,已经不再需要谢家帮衬了,你不需要再顾及与谢瑄之间的交情,免得谢家仗着谢瑄帮过你,有从龙之功,日后更是无法无天。不管你心里怎样恨朕,朕说的这一切都是为了你好,你一定要按照朕的吩咐去做。”
盛安帝的话说完,萧烬的神色已经冷到极点。他万万没想到到了如今这个地步,盛安帝居然还惦记着要除掉谢家。明明谢家什么都没做。盛安帝却从始至终都对谢家抱着极大的杀心。
盛安帝说完就满脸期冀的看着萧烬,希望萧烬能够答应他
萧烬对此冷笑一声道:“你说的事,我做不到,更不会去做。”
盛安帝着急道:“你糊涂!你既然要做皇帝,自当为大盛的安危着想,谢家和宋家的权势已经足以威胁到皇权,你不除掉他们,难道等着他们颠覆大盛的江山吗。”
萧烬神色冰冷道:“只有无能的皇帝才会忌惮底下臣子的优秀,明君贤臣本就是相辅相成,当皇帝的自私自利凉薄寡心,难道还指望底下的臣子忠心耿耿不成?你这个皇帝若是做得让人心服口服,底下的臣子又有什么理由叛乱?谢家和宋家对大盛忠心耿耿,你只因为一点无端的揣测,就要害人性命,你这样做可对得起他们对大盛的付出?哼,想要本王跟你这样的人为伍,做梦!”
盛安帝被他这番话说得神色难看,说道:“是,谢家和宋家现在是安分守己,可你能保证他们以后也是这般安分守己吗?你不愿除掉他们,若是日后他们辜负了你的信任,你再想对他们动手就没有现在这么容易了。”
萧烬不屑道:“我的事用不着你来操心,作为皇帝,若是连底下的臣子都镇不住,那也活该被人拉下马。”
说完这句话,萧烬拿起诏书离开,对于身后盛安帝的话视若罔闻。他现在也终于明白前世为什么萧煜会要除掉谢家了。本来萧煜就跟盛安帝一般自私自利,若是盛安帝用皇位来诱惑逼迫萧煜除掉谢家,那以萧煜的性子是一定会答应的。
至于宋家,在前世盛安帝驾崩之前。宋伯庸便被寻了个由头。收回了手中的兵权,没有了兵权,宋家自然就没有了威胁,这才是萧煜放过宋家的原因。
只不过谢家就没有宋家这般好运了,那时谢瑄和萧煜的关系就如同现在跟他这般,谢家有了从龙之功,家族势力自然是更上一层楼。萧煜会除掉谢家,除了听从盛安帝的命令之外,恐怕也有自己的一番私心吧。
不过盛安帝的如意算盘是打错了,他不是萧煜,更不会做出这种过河拆桥之事,谢家若真做出了叛国之事,他绝不会轻饶。可若是谢家始终安分守己,他也不会毫无缘由的对人痛下杀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