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051章 第51章
早春的天, 春寒料峭,风把四面八方的树枝吹得呜呜的响,在外面待久了, 除了容易被吹得头疼,还容易伤风。
沈岭觉得,兰执三个一定是不知道在哪儿吹了邪风,疯了。
他嘴角抽了抽, 先往屋子那边看一眼, 然后目光移回来,压低一些声音,“你们吃错药了?”
“哦哦,我们小点儿声, 不吵着妹子, ”兰执把包袱放下,引着沈岭走得稍远了些,“沈岭,哦不,大哥,我们几个回去仔细想过了,与其留在镇上受那金元道的气, 不如跟你走, 咱们兄弟一起都投义军去,到时候也好有个照应。这义军不比军中, 里面更是鱼龙混杂,除了上头的老大, 底下肯定也有不少派系,说不得哪边就来个下马威。我们可是正经打过仗的, 不能让他们这帮人看扁了,所以从现在开始,我们喊你大哥,也是提前给你擡辈儿,不让他们看轻!”
听了兰执这番话,沈岭心里热乎乎的,但还有个现实问题摆在他眼前,“跟我投义军,你们家里怎么办?”
兰执家中有个老母亲,卢家兄弟家中更是四代同堂,更何况他们的情况与他不同,只要和他撇清关系,还是能在镇上安稳度日的,实在没必要把脑袋别在裤腰带上。
“这就更好办了,”卢虎接着说,“我们跟着你混,家里人当然也跟着你家里人走,我们都托付好了,沈阿伯说了,他会照应好大伙儿的!”
沈老爹这个人,当爹当的不怎么样,当兄弟处着却是很讲义气,这一大家子有他看顾,沈岭也算放心。
这事儿就这么定下。
到正午时分,沈岭一行抵达归远县。
归远县是义军统领陈一羽新打下来的城池。
自打拿下归远县,陈一羽就一直坐镇这里,他率领的义军也一直驻扎在城外,暂时未有下一步动作。
沈岭在归远县最好的一处客舍落脚,马匹交由客舍伙计拉去后院喂草料,虞欢留在客舍等消息,沈岭几人则直奔陈一羽府邸。
听说是来投奔义军,门房连眼皮都没擡,擡手往城外大营方向一指,“喏,大营在城外,这里是陈元帅府邸,陈元帅忙得很,没工夫理这些小事儿。”
兰执上前一步,哥俩好似的拉住那门房的手,把一串钱隐晦的往他手上一拍,“多谢阿兄相告,义军大营我们自然是要去的,还请这位阿兄往里面通报一声,我大哥姓沈,我等是专门投奔陈元帅而来,如果能亲眼见一见陈元帅,也算了了我们兄弟的一桩心愿。”
一串钱分量不轻,那门房假意为难一番,点点头,“我只负责送信儿进去,至于陈元帅见或不见,就不归我管了。”
“有劳有劳。”兰执连连抱拳。
门房进去一会儿,出来回了句模棱两可的话,“陈元帅正在与各位将军商议军情。”
“军情要紧,我们就在这里等等吧。”沈岭四下看了看,选了处地方,静静等待。
门房尽到了自己的义务,转身回去关门。
大门一关,另一个门房立即问他,“又是来向陈元帅讨将军做的?”
“是啊,”先前那门房啧啧道,“自打听说咱们元帅起义了,这附近什么阿猫阿狗都觉得自己也能当将军,啧……他们以为在自己那一亩三分地上称大哥,就能像元帅一样领兵了?看着吧,不出半日,他们就得打道回府。”
这种事儿,门房见得多了,笑骂消遣几句,打发无聊的时间;
元帅府的正堂里,陈一羽和三个将军围坐一桌打叶子牌,也在说刚才沈岭求见的事儿。
“这个姓沈的该不会就是武承镇那个沈岭吧?元帅,我听说这个沈岭有点儿本事,胆子也大,连蛮子的军营都敢闯——”
陈一羽只看手里的牌,挑挑拣拣打出一张,“就算真是他,来我们这儿,给他个什么位置合适?”
“嘶……十夫长肯定是小了点儿,他也未必能干,但别的位置也没有空缺,硬塞一个,恐怕兄弟们不高兴。”
陈一羽摸了张牌,“他可是正儿八经打过仗,玩儿过命的,有他在,就有望拿下大城。”
“这倒也是,但这样一来,就得有人把自己的位置让出来给他。元帅,兄弟们都是一路跟着你过来的,手心手背都是肉,把谁换掉都不是那么回事儿啊……”
“那就在本帅身边,再添个副将吧,”陈一羽直接拍板,看向对面三人,叹一口气,“你们啊,眼光放长远点儿,要学会容得下人,等队伍壮大,打进洛阳,你们可就都是万人之上的军侯了。”
三人虚心接受批评,“元帅说的是。”
又打过几圈叶子牌,陈一羽招来侍卫,“叫他进来。”
这时候已近日暮,沈岭几人一直等在门外,到现在水米未沾牙,却也一直没走。
卢豹有些受不了了,肚子咕噜咕噜直叫,“大哥,我们就一直这么等下去啊?万一这个陈一羽……他就是故意晾着我们呢?”
“求人办事,哪有容易的,”兰执靠在墙边,眼睛一直盯着元帅府大门,“要是只为了投义军,还用费这劲?直接到大营里头报道不就好了,别抱怨了,继续等着吧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