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五十九章 眷侣本一体亦相离
只待沈廉一道明堪舆图踪迹,厉明虎自恃经年惯生长于风雪交加的山地里,以为胡人领地不过沙尘弥漫,哪里会比坚冰坡地更难对付,便自荐请命前往,欲深入东胡腹地找寻这图。
姜和却道:“假若这图当真藏于东胡,那便无需搜寻,待我小妹送回来即可。然则她既这么说了,便是笃定这图不再留存于故土,而是在我们本国领地上,或许,就离我们不远。”
沈廉一道:“说得是,适才提及的东胡将领一家,乃是东胡王庭的前朝官员,政权接替,多少老臣因此丧命,亦不知他的后代是否存活在世,即便活着,也说不准这相貌如何描述,更难保不会流落各地。”
边境混乱多年未平息,朝廷对此却无所管顾,每逢战事忽起,百姓只求寻得个能够遮挡风雨的地方,四下逃窜,常有两国贫苦百姓相□□留照拂的善事,如此常往,更生出不少胡汉后人,几代人下来,至今昔,数量几乎与这一片地域的汉人数量持平,胡汉后人才算得上勉强入得了世人的眼,不致受人欺侮。
厉明虎心下盘算,算得一计,便问道:“厉某听闻,乔将军驻守边疆各地之时,收留了许多前来投靠的军民,并悉数登记在册,其中有大半是胡人将领携其家眷。或许姜姑娘正是查得这将领曾投靠于乔将军,这才笃定我们能在本国境内找到他的后人。”
大娘正提了铜壶要出门,听见这话,回首道:“这位小兄弟所说,不无道理,乔将军的名册是仿照了前朝‘百官公卿表’的规制,所载无不详至官员身家,拢共十余本。也正因此,才引发上头贵人的疑心,以致家族覆灭。话说到这,大娘也该提醒你们几句,诸位别怪我泼冷水。”
沈廉一道:“但说无妨。”
大娘道:“那年乔家覆灭,江湖儿女纷纷赶来,这才得以保下名册、钱财这些个身外物,钱财早已悉数奉还予乔公子,但这名册却仍分散在各地的姊妹兄弟手里。世人不齿我江湖儿女的潇洒做派,恨不得划清界限,手持名册的英侠,有如过街老鼠,四下逃窜,只求藏匿于山野或闹市,不愿让人多瞧上哪怕一眼,常年这般,性子难免孤僻些。且不说你们能否找到所求名册,就是求得名册这一关,也是希望渺茫。”
厉明虎道:“我也算得上是半个江湖人,偶有入世机缘,便深感世上待人的不平风气。只厉某有一事不明,众英侠既与天下人相互瞧不上,又因何甘愿驻守边疆,舍命护这一隅的平安?”
大娘浅浅一笑,笑道:“甘愿留下的人,受过乔将军大大小小的恩惠,你们不曾亲眼所见,自然无从感知乔将军此人,是何等的良善之辈。她甘愿散尽家财,哪怕夫家痛斥不止,也要留下店铺生计供以流民,每至一地,皆是如此。更有江湖儿女尽心为她出谋划策,她便将自己的俸禄取了,分与众人。数年来,不论来人何等身家、是贵是贱,一律平等以待,从不买卖奴婢。这样好的人,就是叫我们为她送命,也是值得的。”
一番话说下来,厉明虎不知因何动情,一双蒲扇大的手掌紧握成拳,忽地扑通跪地,大娘急忙喝道:“你一个顶天立地的大好男儿,怎地这样不自重,你跪天地跪父母,可莫要这样随意跪我,真真是折煞我了!”
说着,作势扶他起身,厉明虎双手一耷拉,却又躲了过去。
只听他羞愧道:“晚辈待人的心气,不及乔将军万分之一,听了前辈的讲述,对乔将军又增敬佩,心下更觉不该,还请前辈允我再行赔礼道歉,否则我将难以安眠!”
语毕,脑袋磕地,竟是行了个敬天地父母的大礼,大娘便也不再推脱,从容立于原地,接下这一礼,随后将人扶起。
“既如此,我便不要脸地占了这年纪的便宜,再多劝诫你几句。凡事莫要执着于礼仪道义,顾盼之际,偶尔抛却一样可有可无的虚假玩意儿,便如仙遇桃花源,柳暗花明,终能有转机。”
见众人个个不知她所云,便说道:“说回乔将军,你远居北地,对西边的人文境遇不甚熟悉,也是合理。众人常说的乔将军,实则边境的乔将军有两位,另一位便是乔将军的夫婿,原姓王。只因王家不及乔家势大,又儿郎众多,因此这算不上受宠的王将军提及入赘时,王家便欣喜地把这儿子送了出去。”
在座的有一个算一个,尽是年轻的小辈,哪里听过这样陈旧又新鲜的事情,当下听得沉醉入迷,正盼着她快些往下讲。
大娘回想片刻,想起旧人旧事,心上倍感温暖,衔着笑,又道:“乔将军乐善好施,王将军则广交友人,因着夫妻二人情坚甚笃,故王将军在外行善事,常留下乔将军的名号。虽说乔家覆灭,所幸祸事并未殃及九族,王家尚在。王将军的亲信在那之后,多数回了王家,寻个普通差事对付着过日子,也有少数四处奔波,与我一般驻守边疆。”
话说到这处,齐修道:“正因此,或许存有名册的人并非仅有江湖英侠,其中必然还有王将军所结交的友人,或是亲信,倘若运气极佳,说不准两位将军各留有一份名册。”
大娘欣慰一笑,又摆摆手,道:“我瞧着,这一屋子才女才子,再无需我这老婆子多言,便预祝诸位此去顺遂!”
厉明虎目送她远远行至山坡另一侧,心中已知此人来去潇洒由己,不会因了这一场尘缘而驻足,便也无开口挽留之意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