回到所居院落,众人围坐于火炉之畔,旎啸眉峰紧蹙,凝神沉思,然越思量越觉事有蹊跷,似有重重迷雾难以拨开。
此时,解子音柳眉微蹙,率先开口道:“怪了,怪了!那二人明明死于西北那图全镇,我等众人亲眼目睹,怎会看错?”
苏凝梅却黛眉轻锁,缓缓说道:“可方才远远瞧见那人身影,着实与那人极为相似。”
言罢,凝梅目光流转,瞧了骆风雁一眼,又接着说道:“再者说,风雁姐姐与那假母相处多年,自是不会看走眼。”
旎啸闻听此言,目光投向骆风雁,见她微微点头,心中便已明了,今晚骆风雁定然不会认错。
倒是那百里云歌心思缜密,适时提醒众人:“若果真如此,我等在此小镇与之偶遇,只怕不多时,便会被对方察觉。”
旎啸神色一怔,恰在此时,华妙琴也是开口说道:“云歌姐姐所言极是。那三阳会盘踞于这宝应县,此小镇之中,只怕亦有三阳会之人。
“三阳会乃白莲教分支,若其稍加留意,便会知晓我等在此小镇之上。待到那时,那人定会如惊弓之鸟,远远遁去,或是寻一隐秘之地好生藏匿,到时再想寻他,只怕是难上加难。”
其余众人听闻,皆将目光投向旎啸。
旎啸站起身来,来回踱步,思索片刻后说道:“为免打草惊蛇,我等明日一早,便装作有急事要匆匆离去的模样。而后船只南行不过半日,子音你们三人悄然返回,召集附近弟子,暗中查访一番,定能寻得些许蛛丝马迹。”
三侍女皆微微点头,应承下来。
旎啸接着又说道:“子音,你们再传信至西北,派遣弟子前往图全镇,仔细查验那二人尸首。”
到了第二日清早,一行十人,皆神色匆匆,搬抬物件,登船启航,径直往南而去。
船只行至隔日,正值日上三竿之时,旎啸忽收到三侍女的传信,阅罢信中内容,不禁心中一震。
话说解子音三人,施了易容乔装术,扮作寻常人等模样,悄然自船上而下,复又潜回那宝应县地界。
此番他们并未前往槐楼镇,而是于一处僻静之地,静候前来会合的山庄弟子。
这几名山庄弟子,平日里惯于假扮三教九流之辈,在这宝应县已盘踞多年,街头巷尾、市井乡野,皆有他们的踪迹,为世人所熟知。
待解子音三人将事情细细说来之后,这些弟子领命而去,不过半日,便有了重大发现。
解子音三人依着弟子所指方向,一路潜行,潜伏至一处所在。
但见此处是一处极为平常的百姓人家,离那镇上约莫二三里地,乃是一户以种菜卖菜为生的农户。
然这农户一家四口,竟皆是东瀛人。
只因解子音三人于房间之中,瞧见诸多陈设摆件,皆与中原之物大不相同,透着股异域之风,由此看出了端倪。
令解子音三人深感意外的是,不但在此处见到了骆风雁的姨娘,就连先前那假扮骆风雁父亲的男子,竟也在此地。
只是此男子模样与先前大不相同,看上去年轻了几分,面容也已改变,若非仔细观察,实难辨认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