晏国皇帝本来就在先帝的光环之下,晏国的繁荣也是先帝努力夯实地基才有的,说实在的,与当今皇帝并无多大关系。现在所推行的一些政策都是当年留下的,只要一步一步推行下去,盛世也是必然。
而临国之事就是意外。
先帝大概也知道临国撑不了多久,却没有想到这么快。而临国的战乱却是让当今皇帝狂喜,有了开疆拓土的名头,他已经能够想象史书上如何书写了。
他的名头虽然高不过开国皇帝,也就是自已的父亲,但名头绝对不会小。开国与拓土,皇帝的最高荣誉在开头两个皇帝便已经做完了。
这两位皇帝在历史上将名垂青史。
后世的子子孙孙想要超越基本是不可能了,并行都难,唯一能相提并论的只有君王死社稷。这让当今皇帝容光焕发,本来便也不老,花甲之年正是闯荡的好年纪。
为了名垂青史,为了开疆拓土。
晏国这个庞然大物动了起来,这其中的能量可想而知。粮草、兵器、巨船、草药,大炮一响,黄金万两。战争可是一个烧钱的事情,但对于现在的晏国来说还真合适。国库中的银子多到花不出去,与其放着吃灰,不如撒出去流通起来。
战争的前期准备直接或间接地拉动了整个晏朝的经济。
将一滩死水搅活,更是发展了各种技术。
采矿、炼铁、锻刀、造甲,光是这一项便动了一整条的链条。虽然这都是由朝廷把持,但不是还有造船、种粮、商贸等等。当一切做好准备后,就是开疆拓土,而开疆拓土也就意味着军功。
这可是跨越阶级的最为便捷的手段。
高风险代表着高收益,这足以让晏国中的年轻人疯狂。
因为临国的代价,晏国再一次腾飞。
国内呈现一派火热,在盛世之上再迈出一步。
不过,他们就算再激动,也没有用。现在需要等待,等待一个合适的时机。当一切准备完成后,才是真正的饕餮盛宴。开疆拓土并不是意味着打下来就行了,这往后的机遇少不了。
光是开发、合并就能让往后两代人繁荣昌盛。
只要往后两代的皇帝不是蠢货或者昏君,至少百年不会落魄。
晏国的兴盛已经势不可挡。
……
魏明最近忙得脚不沾地。虽然渡江来到的人少了,可经过最初的茫然时期后,两岸竟然做起了贸易。他也只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,粮食、果蔬、瓷器、茶叶送过去,换来一船一船的金银珠宝。这其中的利益让不少人眼热心动了。
江对岸可是最富裕的一批人。
与他们做买卖亏不了,这就导致这一块三不管地带变得炙手可热起来了。虽然那些人动不了魏明,可放着大块肥肉岂有不吃的道理?明里暗里,来找魏明的人就更多了。